女子打卡 286 天坚持 10 点睡觉,变化惊人,早睡早起有什么好处?如何坚持规律作息?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乌麻布

有一说一,作为一个糙男,我的眼神可能也出了问题。

我也妹看出来这有什么区别啊?

我看着这老些照片,怎么感觉差不了多少呢?哪个是好?哪个是坏啊?

这个变化惊人……

我已经不是人了吗?

当然啦,我看不出来,不代表这个东西就不存在是吧。

我觉得每天10点睡觉不见得有必要,但是生活规律总是好的。

不管你是9点睡,还是11点睡,关键是要规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工作多,应酬多,喜欢熬夜,全是夜游神。

但是呢,出于健康的考虑,我觉得适当的保养还是必要的。

而且真的也没那么难,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注意休息即可。

总比以后身体不行了,再去想办法补,再去花钱买什么化妆品要实在多了。

所以啊,现在的老板们,有点良心吧,好吧。

996制度下,想做到充分休息+规律作息,实在是太难了。

回答作者:蒋小坏

确实很羡慕。

但是我羡慕的不是她那变化的容颜,而是10点就能上床睡觉的悠闲。

晚上10点,在我的认知里,这和下午6点没有任何区别,完全和睡觉不沾边。

想都不敢想。

孩子的功课还没有做完签字。

二胎的澡还没洗。

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还想挤出点时间运动一下。

和老婆还没来得及相互搭理。

在我还在“操劳”的时段里,有人已经优雅的睡去。

你说除了羡慕,我们还能如何。

这也许才是生活,活得很精致。

有人把这归结为自律,其实自律也是需要条件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律的资本。

一如有人说用纸碗泡方便面不健康一样。

我都惨到吃方便面了,还在乎健康不健康。

回答作者:心内科阳地黄

先说结论:

早睡早起真的很重要,睡眠时间不充足,可能会导致很多疾病。

就比如:

1、睡眠不足导致心血管疾病罹患风险增加

这一篇2018年12月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研究发现每天的总睡眠时间在6-8小时的参与者其死亡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而长期睡眠总时间小于6小时或大于8小时的参与者,其死亡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更有趣的是,这篇研究还将午睡时间也纳入了研究的范畴。

在睡眠模式上,与夜间睡眠时间6-8小时且白天不午睡的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间较短但白天没有午睡,平均睡眠时间5.4小时/天的人群,以及夜间睡眠时间>8小时,有或没有白天午睡,平均每天睡眠时间9.6小时的人群的死亡和主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与只在晚上睡6-8小时不午睡的人群相比,那些晚上睡眠时间<6小时但白天午睡,总平均睡眠时间6.4小时/天的人群,其死亡和主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显著增加。

总而言之,这篇研究显示,最佳的睡眠模式是晚上睡够6-8小时;如果晚上的睡眠时间<6小时,那么可以在白天适当午睡来补偿。每天的总睡眠时间<6小时或>8小时都不利于健康。

2、睡眠不足导致痴呆症发病风险增加

而在另一篇临床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足与痴呆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每晚睡眠7-8小时相比,睡眠时间≤5小时和入睡时间> 30分钟的参与者痴呆症的发生风险增加45%。

3、每日最佳睡眠时间是7~9小时

在综合了大量关于最佳睡眠时间的研究后,美国睡眠协会在2015年做出了推荐,对于18-64岁的人群,睡眠时间应保证在7-9小时/天,太短或太长的睡眠时间对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

4、贫穷可能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缺觉的原因

更扎心的是,2019年11月《心血管研究》发表的一篇文章将贫穷、睡眠不足和心血管疾病联系了起来。

这项超过11万人参与的大规模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是穷人更容易患心脏病的重要原因。该研究进一步显示,男性社会经济地位低与心脏病发病率高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睡眠不足贡献了其中的13.4%。

所以,贫穷可能是咱们绝大多数普通人缺觉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5、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最有利于健康

然后,是晚上几点钟入睡最合适的问题。

在今年刚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做出了解答。

这项大规模研究表明,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与更低的心脏病风险有关。与晚上10点至11点入睡相比,在晚上12点或之后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5%,在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入睡的风险高出12%,而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4%。

也就是说,睡得太早或太晚都不合适。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到11点。

6、盖一床厚被子有助于睡个好觉

天气越冷,起床越难,而一个厚重又暖和的被窝,似乎能给大家带来一场更为舒适的睡眠。

没错,厚重的大棉被能使人睡得更香并非错觉!此前,发表于美国睡眠杂志的一项研究证实,被子的重量是高质量睡眠的秘密。

这项实验最开始选择了120名经常失眠的患者,当时实验主要把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睡觉盖重毛毯,而另一组患者则盖轻毛毯,这项实验一共进行四周的持续跟踪调查。

在经过四周的数据统计后,专家发现盖重被子(6~8kg)的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的改善率达到了60%,而盖轻被子(1.5kg)的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率只有5%左右。

因此,使用6~8kg的被子睡觉,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睡眠质量,尤其是对于没钱的我们,一床厚被子,不失为一个改善睡眠的经济有效的方案。

而在最近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则向我们解释了厚被子提升睡眠质量的原因。研究者发现,盖厚被子的人群,其褪黑素分泌的量显著高于盖轻被子的人群。褪黑素是一种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在睡眠时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褪黑素能够有效促进睡眠,并改善焦虑。被子重了,脑内分泌的褪黑素增加了,自然能睡得更香。

最后,祝愿各位知友每晚都能有个好梦。

回答作者:二当家李多余

上海疫情的时候,我和爸妈一起被封锁在家里,没事儿干+焦虑,每天就花很多时间睡觉,晚上9点就回房间,10点就上床,早上5点起床迎接太阳,中午午饭之后再睡俩小时。

就这样连续了小两个月。

一开始效果真的很明显,黑眼圈、法令纹、痘痘等等都有明显缓解,原本红肿的痘痘会瘪下去而不是爆发出来,不会有局部的干燥或者鼻头出油,黑头啥的,皮肤润润的,堪比神效。

但是!!!这个效果不会线性叠加。

几周后,我的皮肤状态开始缓慢回弹,大概回到一个“稳定的正常皮肤状态,不会更好,偶尔会因为细菌or吃了太多糖or生理期而爆一颗痘痘,法令纹依旧明显,但是气色会比之前好一点”的状态。

后来甚至因为长时间不能出门晒太阳+缺乏运动+心情抑郁+潜在压力,睡也睡不着了,很容易emo,紧绷,皮肤状态也明显更差。

而我妈是个特别爱睡觉的人,从我有记忆以来她晚上只要没事儿就会9点钟上床睡觉,现在60了皮肤状态还特别好,特别特别好的那种,紧绷,光滑,红润,除了有点日晒斑和正常的皱纹外没有任何问题。

类似的实验我做过很多次,也观察过很多人,结论就是:

早睡、睡够,确实对皮肤有很好的影响,但是仅限于帮助你的皮肤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的状态,不会帮你返老还童。

但如果你能长期保持这样质量的睡眠,就能让你的健康状态常年叠加,最后呈现出来一个很好的效果。


今年我开始认真学习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其中睡眠是个大要点。简单来说:

睡得好确实会对大脑、身体代谢、肌肉生长、情绪、激素、身体炎症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影响,从而影响到皮肤。

但这不是因为【早睡】,而是因为【睡眠质量高+睡眠时长足够】。

而如果你能“早睡”的话,就能有更大概率保证质量+时长。

换句话说,如果你晚睡但是能保证睡眠质量+时长,你也状态棒棒的。但是这个比较难实现,所以我们会更倡导早睡早起。

举例来说,身体9点钟开始分泌褪黑素,帮助人进入睡眠状态,而光线(比如手机屏幕光、电脑光、灯光、电视光、外界光等等)都会影响、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深度不够。这就是影响了质量。

同样有助于褪黑素分泌的是白天晒晒太阳。

但如果你习惯于晚睡晚起,比如3点睡11点起,当然你的睡眠时长还是8小时,可是你几乎错过了所有能让身体分泌褪黑素的机会,你的睡眠质量就是会被削弱的。

而如果你是都市打工人的话,首先就不太能有11点才起床的机会,其次就算你的公司允许这样干,跟贵司有工作上对接的人也没办法匹配你的时间,这个就是社会时钟,你不得不服。

其实对于皮肤,或者说对于健康来说,睡眠确实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但饮食、运动、压力状况、环境、生活的规律性等等,也都会造成同样的影响。

所以,好好睡觉,但也别只对这个抱太大希望,更别做夸大宣传,大可不必

回答作者:鹿辞鑫

我怎么看这个新闻怎么觉得奇怪,我绝对不是怀疑这个打卡人的初衷是坏的。

我就说说我奇怪的点吧。

1.本可以做深入研究的媒体在举素人例子

首先,这年头大家都知道早睡觉有好处了(这个已经不需要文献证明了吧,已经是常识了),

素人缺乏设备可以理解,没做过实验不懂得消除无关变量也可以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有资源进一步去搜集信息的「大媒体机构」,素人号已经给你那么好的素材了,哪怕你随便搜一个论文再佐证下,你会不会更有说服力呢?比如

2.为什么自拍图不够让人信服?

其实你说睡眠会不会让人皮肤更好,这个结论很浅显,为什么很多高赞的回答和人说结论难以信服,看不出差别,因为自拍图过于随意了。但是这个真不怪素人做得随意,毕竟没有专业设备等一些资源,那么,如果有媒体肯用心去做应该怎么做呢?

真正要去研究睡眠对皮肤的影响,皮肤检测仪肯定要有的。比如皮肤影像分析仪、智能皮肤检测仪、多光谱面部图像分析仪等,其基本原理相似,即在不同光源条件下定位点采集面部图片后借助计算机特定软件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和计算,进而在不同模式下凸显相应皮肤特征,并结合数据库进行量化标识。

(张悦, 许阳. 面部皮肤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要点浅析[J]. 中国医刊, 2022(009):057.)

白光下细长皱褶和折痕纹理分析为皱纹特征,但拍摄过程中的乱发、表情均可能影响分析结果;一些成像系统自带的特殊算法可结合白光图片和偏振光图片,得到红色区模式和棕色斑模式图像,以棕色斑模式相对集中地呈现色素沉着,以红色区模式相对集中地呈现毛细血管扩张、炎症状态等。

3. 最后再说我反感的地方。

这年头,深度的评论自己不敢写:值得探索的原因不敢说,转移问题,做鱼饵倒是很努力。

老抛砖引玉地提这种问题,大家会不知道你是在钓鱼吗

熬夜会衰老啊,对。但是你本可以去深入报道探索下,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老熬夜。

真就因为自己想吗?

有几个人能10点就睡?小编你几点到家?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