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你这真是个好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关于早睡早起,的确,环境对于睡眠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声音,温度和光线,如果不是一个黑暗的静室,那晚上和白天还是有相当大差别的,但反过来说,即使是大白天,如果你能在黑暗的静室睡觉,那差别也就不太大了。
其次是身体的需要,我们参考婴儿,婴儿天生是没有睡眠时间的,基本上是困了就睡,想闹就闹,如果人体真的有所谓固定的生物钟,我觉得婴儿是不是应该最先挂掉。。我认为这也是人自然的睡眠方式,就是困了累了才睡,而我们现在的睡眠方式是来自于社会节奏。
那么所谓的熬夜我认为他的意义在于就算累了困了还死撑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熬夜,如果精神很好,思维很活跃,那么晚点睡又何妨?
不过鉴于社会节奏,大多数人疲倦的时间的确就在10点到11点之间,是应该去睡了。
但如果你的生活节奏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下午会睡两小时,10点到2点睡一下,然后上午又打个盹,那么也就没必要所谓的早睡早起了。
那么再来回答你的问题,早睡早起适合于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的人。
还有脏器的惯性节奏,反正身体工作14个小时基本上也都开始慢慢疲劳了,这14个小时放在晚上可能还会缩短(个人感觉晚上工作容易疲劳,所以还是建议晚上拿来睡觉比较合适),所以所谓的生物钟其实也就是一天24小时,你也只能拿那么多时间休息工作啊。基本上3天就可以改过来。
综合来说,睡眠时间应该是基于人体的疲劳程度来调整,其他的各种因素都属于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但我还是要说,晚上拿来休息比较合适,因为晚上受各种因素影响疲劳度增长很快。
这个因人而异,是会有自发的调整的,不是那么严谨的
作者:Andrew X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06772/answer/384420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睡眠的重要性大多是通过发现睡眠不足的危害来证明的。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慢性病和睡眠不足有关,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等等。有三种方式研究睡眠不足和疾病的关系。
一是剥夺健康的受试者的睡眠,然后监测他们短期内可以导致疾病的身体变化,类似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产生一系列害处,包括精神压力增加,血压增高,血糖难控制以及更多的炎症反应等等。
二是在大量人群中做问卷调查来获得睡眠时间和某些疾病的关系,比如根据这种调查的结果,睡眠不足或者过度均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有关。但是这种调查的因果性不好讲,就是你不知道是疾病影响睡眠还是睡眠导致疾病。。。
最后一种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长期跟踪开始是健康的人群,研究睡眠习惯和疾病的关系,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以下疾病:
说了这么多危害,再讲讲睡眠的意义。
还真被你说对了,其实就是一个身体认同。
如果我们只要眯十几分钟就立马生龙活虎,精力充沛,我想不会有人多睡一分钟。谁不想多用点时间多看看这大千世界呢。
睡觉不是为了睡觉,而是为了醒来。
睡觉其实是还债,还白天的债。从早上一起床开始身体的压力值就会增高,一直到睡前达到最高峰。睡眠就是逐渐减小这个压力值的过程。
有人睡5小时就还完债了,说明人家睡眠效率高,天选之人,睡5小时照样生龙活虎。
而有的人给他睡八九个小时照样第二天人困马乏,睡眠质量差,需要调理。
所以说,比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睡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