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就是想熬夜?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佩奇

为什么熬夜?

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单纯想熬夜。

确实,在当今生活压力如此巨大的社会,更多的人都把自己埋没在工作之中。每天叼着面包挤着公交,当再次回到家时已经夜深人静,匆忙洗漱过后已经来到了每天的最后几小时。这时候的你,躺在床上刷着手机,周围渐渐昏暗和安静下来时,一个人缩在被窝里,手机屏幕的亮光打在脸上的一瞬间,仿佛就形成了一道屏障,突然与白天里现实中的琐碎隔绝开来,给人此刻自由不受打扰的错觉。时钟已经悄悄迈过了十二点。身心或许早已经疲惫,理智也告诉你明天需要早起,已经到了该休息的时间,但心想如果现在睡去,明天醒来又会是同样的一天。于是乎顶着熬夜的危害,开始了这场孤独而宁静的熬夜之旅。

熬夜的人无非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属于“偷时间”的类型。

他们觉得熬夜是一种“偷时间”的方式。既然起床的时间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只好往后推迟睡去的时间。每每在这里争取一分一秒,都感觉是一种胜利。“啊,今天想看的这个视频终于看完了。”“今天至少要升到60级。”“今天的50个单词还没背完。”做任何事都好,他们只是在争取时间,因为白天已经够忙了,只有这个短暂的夜晚是属于他们的,不被打扰。

第二种属于“逃避现实”的类型。

这可能是更多城市人的缩影。前面已经提到,在白天职场上的他(她),或许已经遭受了一天下来巨大的压力,然而烦心事情并没有因为一天的结束而结束,明天一睁开眼,事情依然在继续,无论你是否愿意。这时候的你,或许需要一阵软弱的时间,不需要那么坚强。这时候的你,不是企业领导,不是项目负责人,不是一家之主,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人,只是一个单纯属于自己的个体。人总是容易对未知的事情产生恐惧和焦虑,为了逃离恐惧,似乎只要醒着就能离明天的到来更加远了一点,置身钻进了一个独特的时空间隙。

第三种属于“思考人生”的类型。

网络上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早睡能减少80%的烦恼”。其实并不是早睡就真的能够减少烦恼,只是人们更愿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无论是无病呻吟还是我们说的矫情都好,大部分都是产生在这个时间段。有多少人在深夜打了长篇的心情文章,发出去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匆忙删除。昨晚还觉得十分深刻的文字,第二天马上被自己觉得弱智和矫情。其实矫情不是一件坏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内心细腻的部分。在一个钢筋牢笼的世界,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更善于深层次的思考。我也是个矫情的人,每每在夜晚都会想写下一些感悟,午夜梦醒还在想白天的工作方案,想到特别好的点子,兴奋的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会思考我的工作、感情、未来以及人生意义,但最终都以“算了,睡吧”而不了了之。身体和脑袋每天都在高速运转,需要一个时间好好梳理梳理,而这个时间再适合不过。

所以很多都市人并不是不知道熬夜的危害有多大,但还是想再拖一拖。

最近写熬夜的话题收到了大家的喜欢,看了些高赞热评,大多数的意思都离不开现实的逼迫。

熬夜和早起哪个更舒服?

到底几点睡觉才算是不叫熬夜啊?

望大家晚睡不后悔!

回答作者:腾讯医典

你可能得了“晚睡强迫症”!

晚睡强迫症(Late sleep obsession)是指患者能自己意识到该睡觉了,但就是不想睡,现在很多人都有晚睡强迫症。在心理学上是“拖延症”的一种,过于执着、担心、抵触心理等都是诱因。

症状:

晚睡强迫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不断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喜欢在夜间追剧、聊天、看书等,但是就是不睡觉。患者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好的,但是无法摆脱,长时间持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带来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危害。

晚睡强迫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反复不断出现不睡觉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喜欢在夜间追剧、聊天、看书、工作等,但是就是不愿意睡觉。晚睡强迫症患者事后常常为此感到痛苦,但无法控制。
  • 皮肤暗沉、干燥:经常熬夜的人,会使得神经和内脏器官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导致疲劳表现在脸上。
  • 黑眼圈、黑眼袋:长期患有晚睡强迫症的患者,会因为睡眠不足,导致眼睛周围血液循环不良,易形成黑眼圈、黑眼袋。

晚睡强迫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晚睡强迫症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患者生理健康受损,还会伴有潜在疾病的发生。

常见并发症包括:

  • 焦虑症
  • 抑郁症
  • 躁狂症
  • 拖延症
  • 失眠症

病因

晚睡强迫症主要是由人们的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和不重视本病的态度引起的。平时工作的压力、夜生活的丰富、过于执着的心理因素等,都是诱发此病的因素。

晚睡强迫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心理因素:这是晚睡强迫症最常见因素,患者过于执着、抵触早睡。
  • 性格因素:一些有拖延症的患者,因为做事容易拖延,而把睡觉越拖越晚,这是患者容易患有晚睡强迫症的内在因素。
  • 不重视本病:在晚睡强迫症还未形成的初期,患者不加注意,未能改掉频繁晚睡的习惯,长此以往,晚睡成习惯,最终形成晚睡强迫症。
  • 夜生活的丰富: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追剧、聊天、蹦迪等已成为解压的常用手段,使人们逐渐形成晚睡的习惯,更容易诱发晚睡强迫症。
  • 工作压力大:白天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心神疲惫,使得人们在晚上睡前格外亢奋。

哪些人容易患晚睡强迫症?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病:

  • 性格拖延的人群。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病:

  • 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 不重视本病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就医:

  • 反复不睡觉的强迫行为;
  • 注意力不能集中;
  • 对于不能早睡产生痛苦感。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本病一般不会出现威胁生命的情况,没有拨打 120 的必要。

建议就诊科室

  • 精神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晚睡强迫症?

当医生怀疑是晚睡强迫症时,会通过问诊,通过精神检查、体格检查、量表测查等来协助诊断。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 问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患病的时间等,详细了解患者当前情况,目的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并做出初步诊断。
  • 精神检查:目的是确定患者晚睡强迫症的程度,主要是通过和患者的交谈得出检查结果。
  • 体格检查:目的是通过检查患者身体收集相关数据,有助于医生诊断。
  • 量表测查:目的是获得患者强迫症的程度,常通过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获得患者得分。
  • 鉴别诊断:作用是在确诊疾病前,先将晚睡强迫症与普通晚睡加以鉴别。心理学定义的晚睡强迫症有两个必须条件:一个是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第二个是患者本人知道不该这么做,但还是要这么做。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大部分人只是有晚睡的表现,但是还没有到达晚睡强迫症的程度,因此不能确定为晚睡强迫症。所以这类人群不必太担忧,但是晚睡族要注意自我克制和检查,科学合理地协调睡眠时间,一旦发现身体有不适症状时,请及时就医,不要把晚睡慢慢演变成晚睡强迫症。

治疗

晚睡强迫症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手段,可以很好地控制该病带来的症状以及并发症。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和自我控制等,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其他治疗方法

  • 自我催眠: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不仅简单还有很好的效果。作用是能使患者认识到晚睡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带来很大的身体上的伤害,应该及时调整睡眠时间。这是大多数人可以尝试的方法,即使不是晚睡强迫症患者,也可以使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戒除一些坏习惯,提高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但短时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时间慢慢积攒效果。
  • 抛开强迫症,跟自己交流:作用是提高患者对晚睡强迫症,带来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的抵抗力。
  • 主动进攻,抵抗晚睡强迫症:作用是可以帮助患者,学会将注意力从晚睡强迫症症状上转移开,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不想睡觉的行为。比如,当患者每次感觉晚睡强迫症要犯时,就不断告诉自己“要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不要对晚睡强迫性思维做出反应”。
  • 学会放松:作用是可以缓解亢奋紧张的压力状态。晚睡强迫症患者往往是由于白天压力太大,导致身心疲惫,晚上睡前才会通过精神亢奋来充分享受自由。因此,晚睡强迫症的患者在白天空闲时间就多做放松,适时休息,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疾病发展与转归

  • 中重度晚睡强迫症的患者,若不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随病情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一定隐患。
  •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后,患者一般可以痊愈,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复发率也较低。

日常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均衡清淡,多食用鸡蛋、牛奶、豆腐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忌食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 运动:应进行合理的锻炼,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每周 3~5 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 30 分钟以上,可以选择慢跑、快走、骑车、瑜伽等。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心肺能力和血氧水平,抵抗负面情绪。
  • 其他:
    • 接受正规治疗期间,要遵医嘱进行日常行为,医生让坚持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 日常中应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精神刺激。

预防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 精神压力大和不重视本病的人群:认真对待晚睡,调整作息时间,避免不断发展引发本病。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下方式也有助于预防或防止复发:

  • 性格拖延的人群:应注意做事多一些果断,少一些拖延,该睡觉时就睡觉,不要找借口拖到最后。

参考文献

王文镛. “如何应对晚睡强迫症”. 江苏卫生保健, 2016 (23): 49.

肖清清. 职场人士如何应对“晚睡强迫症”. 劳动保障世界, 2011(01): 37.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 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60-62.

回答作者:简单心理

“报复性熬夜”是我们刚造的一个新词。很多人白天工作太多太忙,时间都被别人占去,晚上就不想睡觉,这就是“报复性熬夜”。

对“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是一天当中最后一道仪式感,是无比珍贵的心灵港湾——

在夜晚这个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或者夜宵配个小酒,或者游戏打到手酸,或者追剧补漫画...哪怕明明困得厉害,也得听两段郭德纲,刷刷抖音,熬到两三点睡觉才踏实。

你说熬夜伤身体,谁不知道呢。大家也清楚,熬完夜迎接自己的是第二天更严重的疲惫困倦,以及皮肤老化、黑眼圈...

但奇怪的是,明明什么都懂,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在报复性熬夜。

这是为什么?

“报复性熬夜”的爽感,其实来自一种“补偿心理”,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

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

当我们总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处理和别人的关系、甚至处理恋爱矛盾时,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便少得可怜——说白了,也就只剩晚上仅有的几个小时。

为了”补偿“,我们便容易疯狂熬夜,希望通过熬夜弥补这一天的遗憾,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

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它能成为维持心理平衡的内在动力。

但补偿也分不同类型:消极性补偿,例如事业失败却通过家暴获得成就感;积极性补偿,例如通过努力学习提升气质克服容貌的不足;过度补偿,例如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加倍熬夜。

“过度补偿”,往往其实无法给人真实情景的安慰。

我们会越来越惧怕第二天的到来,等到第二天如约而至时,自己也没力气承担熬夜的各种后果,第二天晚上,只能继续通过报复性熬夜寻求心理的“补偿”。

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Disorder,简称DSPD)”,一种慢性睡眠紊乱。

要摆脱报复性熬夜的状态,也不难,我们给你出几招,主要帮你避免“过度补偿”的心态。

1.

点一顿奢侈的下午茶

人都会希望能管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也就是“自我控制”。当我们抵御诱惑、克制某种冲动的时候,就是“自我控制力”在起作用。

而一旦自我控制过于苛刻,反而会导致我们更期待”补偿“。

相关理论认为:每个人自我控制的时候都需要消耗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一定时间内,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愈充足,自我控制任务表现便愈好。

如果一个人在白天就耗光了所有“自我控制资源”,晚上就会”失控“——你会默许自己做任何事当做”补偿“,这时,再想控制自己不熬夜就很难了。

所以,不如试着在一些小事上适当放纵,留下更多资源留给晚上的“熬夜心理战”。

当然,如果你自控力差到极致的话...这方法恐怕对你无效...

2.

偷偷做点公司(学校)不允许的事

“被控制感”会直接影响幸福感,当人感觉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会非常消极,寻求“补偿”的冲动也更强烈。

一项针对养老院的研究发现:同样一批病人,那些被允许自己移动床和摆放花草的老人,比那些事事都被照顾的老人,活的更久更健康。

回忆一下小时候,上课悄悄吃零食、下课偷偷抄作业,是不是都会给你巨大的满足感?这是因为你觉得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所以,主动做一些事,哪怕悄悄做点公司禁止的事,减轻自己的无力感,也许到晚上去“补偿”的动力就没那么大了。

3.

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比如蹲个半小时坑

心理学讲,“独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状态, 对个体有积极的意义。

每个人都需要一段“与外界没有互动,或者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白天得不到,晚上就通过熬夜来补偿。

所以,不妨忙里偷闲,给自己一小段时间彻底放空,比如去厕所蹲半小时坑,都会让你的情绪更加健康,减少进入“报复性熬夜”的频率。

4. 提前两小时,刷牙、洗脸、关灯、上床

研究人员发现,遛狗、洗漱对睡眠来说“有时似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他们建议,把这些事安排在晚上早些时候进行,这可能是让你缩短熬夜时间的一种方法。

此外对睡眠来讲,光线也非常重要。人之所以会感到“困意”,是因为大脑中某个部位(松果腺)产生了褪黑素(可以理解成催睡素),褪黑素达到一定浓度以后又会有某种反馈回路使它停止分泌,这样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生物节律”。

褪黑素的分泌是受外部光线影响的,当我们尽早关灯,生理激素便会做出反应。

即使我们想“报复性熬夜”,“生物节律”也会控制你不会熬太久。

报复性熬夜的人很多么?是的。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 数据显示,25.1%的人“常常会不想结束这一天”。

所以,我们其实也清楚,不管说再多,习惯“报复性熬夜”的朋友,恐怕都很难改掉这习惯。

如果你读完这个回答,能让自己少熬一两次,我们也就满足了。

少熬一次是一次嘛,对身体总归是件好事。


「简单心理」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只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来简单心理。

想寻求心理服务,却不知如何选择?试试「心理评估」服务,请戳「https://jdxli.com/4fgQHJ」。专业心理评估顾问帮你梳理困扰,并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方案,按需推荐匹配你的咨询师。

回答作者:药明康德

科学来看:熬夜,可能是因为拥有 “夜猫子”基因突变。

有一些人迟迟不睡,可能是因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与多数人的生物钟相比,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患者的生物钟像被拉长了。他们通常要到深夜(往往2点以后)才能入睡,早了睡不着。相应地,这些夜猫子要早起也很困难。

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Michael Young博士带领团队发现,在家族性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患者中,编码蛋白质隐色素(cryptochrome)的基因CRY1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突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造成晚睡晚起的“夜猫子”突变在人群中颇为常见。科学家们在欧洲人当中发现,大约每75个人就有1人带有这个基因突变

CRY1基因突变影响生物钟的原理如下:

过去对生物钟的研究机制发现,包括CRY1在内,有四种主要的时钟蛋白形成了调控中心,控制全身基因活动和蛋白质水平的昼夜波动。

其中,时钟蛋白CLOCK和BMAL1形成一个复合体,来启动CRY1和另一种Period蛋白的基因表达;后两者则会反过来抑制前两者的活性,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新的研究发现,突变的CRY1蛋白在末端“尾巴”处要比正常蛋白短一小段,这使得它与CLOCK:BMAL1复合物的结合程度更紧密,于是每天都会拉长生物钟。

理智的讲:熬夜,大部分是由主观因素导致的,而智能手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主观因素之一。

睡眠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睡眠》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

  • 拖着不睡的年轻人,无论是全天24小时,还是上床睡觉前3小时,他们都进行了更多休闲和社交活动。
  • 尽管高度和低度拖延人群看电视和电脑的时间都差不多,但是,随着离该睡觉的时间越来越近,高度拖延人群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多了4.5倍(平均增加约61分钟)。
  • 睡前3小时,高度拖延人群平均要玩手机长达79.5分钟,而低度拖延者只花了17.6分钟。

科学界已经发现,睡眠拖延就像吸烟一样,是一种严重有害健康的行为。从美容角度来看,熬夜会破坏昼夜节律,对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和降解都有损害,最终造成胶原纤维结构紊乱、弹性变差。从身体健康出发,睡眠不足会导致头疼、疲惫、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期出现睡眠剥夺,还可能会导致偏执、幻觉、甚至是猝死。同时,习惯熬夜的人群更多报告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睡眠质量更低,失眠风险更高。

怕就怕道理大家都懂,但依然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深的夜,就是不想睡觉…

参考资料\n[1].熬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拥有这个“夜猫子”基因突变…… \n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QzNjY2OA==&mid=2247502646&idx=1&sn=f01ffc070ea3b53368ff2ea3f72cbb5d\n[2].《睡眠》期刊:拖着不睡就像抽烟,年轻人咋就戒不掉……\n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QzNjY2OA==&mid=2247496743&idx=2&sn=db3c1cd5c1280c541fdd4894ab381cf1、\n[3].放假就别熬夜啦!生物钟研究告诉你“美容觉”的道理\n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QzNjY2OA==&mid=2247497118&idx=1&sn=5c1ed7008428988e2fd044501db177e1\n[4].今日《细胞》灵魂拷问:不睡觉就会死,这是为啥?\n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QzNjY2OA==&mid=2247499572&idx=1&sn=d068052e0eba15a32c81a8a58f770af5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觉得内容不错,欢迎关注!或者点赞、评论、分享给其他读者吧!

回答作者:胧夜的摇篮曲

因为空虚,因为烦躁,因为一天什么也没做,因为害怕明天一早起床就要面对的事情。

如果一天过得很充实,如果明天不用上班,那大部分人是不会选择熬夜的。更希望早点睡觉养精蓄锐,然后明天以饱满的精神醒来,一大早就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你看还有人会选择熬夜不?

让你认为白天没有做什么的时候,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你就会觉得这么睡去很不甘心,哪怕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做什么好,但就是想要再做些什么,就是不想让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不过熬夜确实伤身体,不如早睡早起来得好。

如果你想让自己不再熬夜,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白天充实起来,充满行动力地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认为该做的事情,这样晚上会有一种满足感,即使睡去也没有遗憾。

还有就是,别把你的生活过得太苦了。有的不是不想睡,而是害怕醒来,因为一醒来就要痛苦地过一天,而晚上熬夜那点自由是不可多得的快乐时光。

不过这个其实不好做到,只能靠个人自我调节了。

相关推荐精选ASMR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