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在入夜很久后才睡觉,是否算违反生物钟,对健康是否有影响?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检验科的仲医生

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挺好的,我们常常发现上一个晚上睡得不错的话,身心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第二天精神饱满,一整天都有愉悦的心情,如果每一天我们都能尽量开心愉快,获得美好人生的一个整体目标也许就渐渐实现了。

在我国的古医书《黄帝内经》中提到,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季节的温差和气候变化适当微调,例如冬季稍稍睡时间长一些, 春夏季早晨则及时起床进行身体锻炼等。 前段时间去拜访一个家里在乡村的朋友,Ta看上去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一聊才知道Ta家里几乎所有人,20:00-21:00就睡觉了,早上5-6点就起床去工作,那边周围到了晚上非常安静,房子后面3-4公里就是长满郁郁葱葱森林的山脉,算一下连续睡眠时间,8-9小时可以保证。如果我们有一些头疼、头晕之类的小病症,也不妨尝试在安静、富氧的环境早些睡下,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身体能获得调理、改善。

根据我国所处位置统计的昼夜生理指标节律表, 如果能参考执行,获得区域内平均以上寿命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供参考

回答作者:赵泠

现代人在入夜很久后才睡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违反生物钟的行为,人类的生物钟通常会促使我们在夜晚感受到疲劳和困倦,以便进入睡眠状态。而熬夜或延迟睡眠时间会对健康产生一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睡眠质量下降:熬夜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问题,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2. 生理功能紊乱:长期熬夜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水平失衡,进而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3. 免疫系统受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熬夜会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5. 认知和注意力下降: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和注意力,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问题。

6. 心血管健康: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长期下来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持健康,应尽量遵循生物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需要 7-9 小时的睡眠时间,具体需求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熬夜,也应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回答作者:森罗

不算违反

用“生物钟”表示的“昼夜节律”并不是一件适合谈论“违反”的东西。

  • 现代人的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内在昼夜节律。
  • 在西方人群中,睡眠时间型(每天在特定时间入睡的倾向)近似正态分布,具有性别特异性(男性平均而言比女性晚睡)、会在人的一生中发生变化(老年人平均而言比自己年轻时早睡,在岁数很大时数据趋于分散)[1]

10.1016/j.cub.2004.11.039
  • 双胞胎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时间型的遗传性约 40% 到 72%[2]

这问题里“人类在历史上长期遵循自然的光照周期,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是想当然的。

过去 30 万年间,智人的绝大部分个体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和古人类要么在日落后继续活动三小时以上,要么在 19 时到 21 时入睡并在夜间醒来、活动一段时间再入睡。

  • 生活在坦桑尼亚、玻利维亚、纳米比亚的三个狩猎采集群体在日落后约 3.5 小时入睡,每晚平均睡眠时间约 6.25 小时,在日出前醒来。这些人在夏季的睡眠时间较短,在冬季的睡眠时间较长。哈扎人经常在下午睡觉,平均每 10 天小睡 5.4 次,每次平均 47.5 分钟[3]。曾有现存狩猎采集者个体在白天睡了 8 小时。
  • 一项研究招募了 33 名来自同一群体的成年哈扎人(21 名 34.9 ± 14.3 岁的女性、12 名 35.6 ± 14.7 岁的男性),每天选出他们中的 22 人佩戴体动记录仪,发现 20 天间 22 人同时处于睡眠状态的总时长只有 18 分钟,多次观测到少量个体整夜醒着[4]。在远古,人的这种睡眠规律可能在结果上有助于“总是有人在守夜”。
  • 我国古人经常是在日落后 3 到 3.5 小时左右入睡,一部分古人在夜间起来活动。
  • 在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通常在 19 到 21 时入睡,在 23 时左右起床进行祈祷、沉思、交配、做家务、拜访朋友等活动,识字且买得起照明用具的人还会在半夜阅读;人们在凌晨 1 时左右再次入睡,每晚共睡 2 次觉。
  • 现代欧美人每晚睡 1 次觉的生活方式可能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其他地区类推。
  • 现在,一些生活在中东国家的人、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未通电农村的人[5]等仍然每晚睡 2 次觉。

若喜欢诉诸“长期习惯”,你可以说,过去至少 40 亿年间,人及其所有祖先在绝大多数时候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人体通常需要在睡眠时保持环境足够暗来分泌足够的褪黑素,并在白天接受一定的太阳光照射来合成维生素 D 之类。人工光与遮光可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看起来,上夜班对人的不利影响超过单纯的晚睡。

  • 在世界范围内,夜班工人的体重指数 (BMI) 和腰臀比明显高于白班工人[6]。这涉及饮食规律[7]与昼夜节律的相互作用,对激素调节、胰岛素敏感度、血糖调节、消化道菌群的组成(及其相关的食物偏好)造成影响。尽管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调整,夜间工作·生活还是可能引起代谢方面的问题。
  • 看起来,生物钟不同步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调节,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血压的每日变动规律也可以参与这件事。
  • 夜间工作·生活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有两方面的证据,对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部分行业进行的研究显示夜班工人的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胰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发病率上升[8][9][10],另一些研究显示一些癌症种类的发病率没有变化[11]。这可能涉及具体的癌症类型、致癌物的职业暴露、工作环境和个体的差异。

大力调整光照[12][13]并监控身体状况对普通人来说相当麻烦。不到 3% 的长期夜班工人的内源性褪黑素节律高度适应了夜间工作[14]

对人的内分泌来说,比起“固定晚睡”,不定时睡眠很可能会更难适应,还会让人在从事的工作、社交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可以对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产生间接影响,降低人的幸福感,尤其是在工作与家庭生活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 在白天睡眠的人需要遮光窗帘营造黑暗的房间,夜间清醒时则需要较强的人工光照,并根据紫外线照射量看看是否需要维生素 D 补充剂。
  • 在志愿者身上进行的实验显示,糖皮质激素片可以同步白细胞的外周生物钟[15]。这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指导,请勿自行滥用。
  • 对于不在夜间自行烹饪食物的人,还要注意夜间开放的店铺提供的食物往往具有高盐、高糖、高脂肪、烧烤等属性。

不太容易避免的总光照时间延长可能会促进体重增加。你可以看到这里引用的一些研究使用墨镜、眼罩之类。

回答作者:益品冀悟

★生物钟是可以调节的

比如倒时差,就是调节生物钟

★生物钟频繁调整=生物钟紊乱=身体容易出问题=影响健康

★生物钟影响健康的核心是频繁的调整而不是改变生物钟

如果每天都是3点睡觉10点起床=没问题

如果今天凌晨3点睡,明天2点睡,后天10点睡,大后天....=大有问题

回答作者:

现象也提出,答案就在问题中,一定违反生物钟,影响健康也公认。

相关推荐精选ASMR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