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到通宵,是应该白天补觉,还是直接不睡,等到第二天晚上差不多时间再睡?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非典型土人

按照人体节律,应该在午饭后睡一觉不超过2小时,然后晚上21:00以前睡。可以补过来。

回答作者:是酸酸呀

如果白天不是特别困就不用强行睡,晚上再补,早睡。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找到失眠的根源,是焦虑,兴奋,还是生理节律紊乱。

回答作者:王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回答作者:于飞

当然是不睡!相信我,严重失眠3年的我就是这么调整过来的。

上图告诉你为什么,然后再说调整方法。

上图是一个完整睡眠的4个阶段,这也是国际上睡眠协会认同的睡眠循环。

通常我们失眠都是无法进入到第四阶段,也就是深度睡眠阶段。

深度睡眠阶段是补充我们人体能量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阶段一:清醒阶段,即刚躺上床的时候

阶段二:昏昏欲睡阶段,即刚刚有睡意的阶段,有的人睡意比较浓一点,哈欠连天

阶段三:浅睡阶段,也叫快速眼动阶段,这个时候我们会做大量的梦,你只要去观察就会发现眼皮在跳动,那是因为眼珠子在转动,这个阶段的人,正在经历梦境,每个晚上我们都会做很多梦,只不过大部分我们都不记得了。

阶段四:深度睡眠阶段,也叫δ(德尔塔)睡眠,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了,如果长期被剥夺了这个阶段的睡眠,我就会患上失眠症。严重的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

而失眠者就是缺少了德尔塔睡眠,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始终在前面三个阶段徘徊着。

更有严重的失眠症患者,恐怕连第三个阶段都无法进入,闭着眼睛醒到天亮。


科普完了,我们说方法,针对题主的这种情况,最好就是白天不要补觉。把睡眠压力留给晚上。

如果你晚上还是睡不着,建议使用布钦疗法。

布钦疗法是美国一个睡眠博士发明的,理查德-布钦,因此命名为布钦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

1.只有当你感到非常困的时候才上床

2.床只能用来睡觉,不能看书,看电视,或者吃东西 (现在加一条不能玩手机)

3.如果你不能入睡,请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去,等到十分想睡觉的时候再返回床上。如果还不能入睡,请再次起床。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将床跟困和入睡联系起来,而不是沮丧和无法睡着。

4.重复步骤3,如果需要,整晚重复。

5.调好闹钟,每天早上准时起床,无论晚上睡得怎么样,睡了多久。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形成一个良好、有规律的睡眠——清醒节律。

6.白天不要小睡。

刚开始可能会比较难以睡着,但是坚持一个礼拜,情况就会变的更好了。

题主可以试一下。

回答作者:

建议您首先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为主,也就是按时起床和睡觉。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普遍比较焦虑,就有很多人出现了睡眠困扰。睡不着、睡不好、多梦、早醒,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工作。在睡眠困扰发生时的身心状态大概是这样的:情绪紧张、身体僵硬和各种担心害怕的想法,越想睡就越睡不着,即时睡着了也是睡的浅、多梦,容易早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睡眠质量。

一、正确看待睡眠问题
其实睡眠问题对人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真正对人造成影响的,是紧张的情绪和各种担心害怕的想法,使人看起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容光暗淡,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反应迟钝;再一个,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做的怎么样,和我们的能力、现实环境因素等都是有很大关系的,也不应该把所有的失败、不顺心都归因于睡眠问题,睡眠问题是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必过分夸大其影响;再一个,黑夜是对白天的逃避,如果晚上熬夜或者没睡好,第二天就浑浑噩噩的,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感受性降低,迷迷糊糊的,反而可以部分的隔离掉现实生活带给我们的痛苦感;再一个,其实静坐、躺卧都是休息,这也导致了晚上身体不够疲惫,使自然睡眠更加难以发生。

二、让自己尽可能的忙碌充实起来
不管睡的怎么样,每天坚持按时起床,起来之后不要过多的停留在不舒服的感受里,尽快的开始洗脸、刷牙、吃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工作。白天不管多困,都不要停下来休息,避免静坐或者躺卧,如果失眠比较严重,最好先放弃午休。尽可能的让自己忙碌充实一点。放学或者下班以后,也不要闲着,吃完晚饭后做做运动,做做家务,从事一些娱乐、社交活动,也要尽可能的避免静坐或者躺卧,让自己的身心尽可能的疲惫,坚持到睡觉的时间再上床,而且不宜过早的上床。

三、和床建立最单纯的关系
卧室是用来休息的,所以请避免在卧室里做其他事情,避免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看电视,只在想睡觉的时候进卧室、上床,如果睡不着就起来,离开卧室,到其他房间里找点事情做,等犯困了再回到卧室、回到床上,和卧室、床建立单纯的放松、休息、睡觉关系。

四、在睡觉的时候放松身心
焦虑的情绪会引起身体的紧张、僵硬和各种担心、害怕的想法。我们可以直接放松我们的身心。比如可以做缓慢悠长的深呼吸、逐一绷紧放松身体的大块肌肉、回忆过去的美好经历、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以此来放松我们的身心。身体、情绪放松了,思维就会变得开阔。

本文作者于飞,私人心理顾问,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QQ和微信 11570968

相关推荐精选ASMR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