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呼噜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疗打呼噜?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罗老湿

打鼾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变窄,气流通过时振动上气道周围组织发出噪声的现象,更严重的情况是气道堵住了,就会发生短暂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经常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都属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典型症状,是一种睡眠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上气道包括鼻、咽与喉三部分,其中咽气道缺少骨性或软骨性结构的支持,是一个由肌肉组成的软性管道,在睡觉时紧绷的上呼吸道肉组织会放松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的压迫,口、鼻、咽喉等呼吸道空间就会发生变化。

  •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是非常通畅的。
  • 由于喉部肌肉松弛、体位改变、增生肥大增生肥大时舌根后坠、气道塌陷,咽部等部位的气道会变窄原因,呼吸时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受到阻滞,软腭和悬雍垂发生震颤产生鼾声。
  • 狭窄程度太过严重,上气道几乎完全堵塞了,出现了呼吸暂停,由于缺氧,大脑会给身体发出短暂的唤醒指令,让他们收紧咽部肌肉,来缓解上气道的塌陷、透过气来。

OSAHS的原因

引起上气道狭窄和阻塞的原因有很多,女性绝经后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上气道扩张肌的张力发生变化更容易打鼾;仰卧时,舌后区塌陷,会堵住一部分的舌后气道,使气道变窄;肥胖者(BMI)≥25)脖子粗,脂肪多,更容易出现打鼾;酒精会加重上气道堵塞,而吸烟与上气道炎症水平增加有关。遗传、舌体肥厚、扁桃体肥大、饮酒、吸烟、肌松剂等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或甲减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更容易出现打鼾。

OSAHS的危害

OSAHS以呼吸暂停、低通气、血氧饱和度下降及睡眠结构紊乱为特征。气道狭窄或睡眠呼吸暂停,氧气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引起全身器官缺氧。除了影响我们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日间精神下降、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能力下降,引发嗜睡症状,还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系统损害有关,严重者可能出现睡眠中猝死。间接地会由于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会使患者精神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嗜睡症状,继而导致各种事故。

如果自己打鼾且伴有以下情况,需要警惕OSAHS

  • 白天嗜睡或感到十分疲惫。
  • 晨起后感觉头痛。
  • 暴躁易怒,睡醒时血压升高。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 夜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甚至被憋醒,夜间呼吸暂停10次以下为轻度,10~30次为中度,30次以上为重度。

OSAHS的缓解和治疗

对于打鼾可以通过调整睡姿或者生活习惯来缓解

  • 侧睡时松弛的软腭和舌根会向侧睡的方向倾斜,不会下垂至呼吸道造成堵塞,因此侧卧睡觉打鼾的几率比较小;
  • 不要使用又高又大的枕头;
  • 对于肥胖者可以通过减肥,让脖子瘦下来,减少咽部的脂肪堆积;
  • 戒烟戒酒,遵医嘱停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会引起或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药物。

对于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采取必要的医疗手段予以治疗

  • 口腔矫治器

适合轻中度OSAHS患者,睡眠时佩戴口腔矫治器可以牵引舌主动或被动向前,以及下颌前移,达到扩大咽腔横截面积的目的,是非外科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适合中重度OSAHS患者,在睡觉时呼吸机会通过一定水平的正压直接打开气道,可以防止气道塌陷,让气道畅通,从而防止呼噜的出现。

  • 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来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改善气道狭窄。例如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软腭成形术、颏前移术等。

回答作者:墨沧桑

打呼噜原理很简单,就像吹哨子一样——气流流通不畅

正常呼吸者
打呼噜者

蓝色曲线代表气流走向,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不打呼噜的人,打呼噜者的上呼吸道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堵住了,包括扁桃体、腺样体、舌根……

于是在睡眠呼吸时,气流经过上气道受到阻滞,咽喉部软组织发生震颤,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呼噜声。

那么,有哪些常见因素导致人们打呼噜呢?

  1. 基因:研究发现,人体内的某些基因位点影响着打呼噜的风险,而且习惯性的打呼噜存在遗传易感因素,打呼噜的遗传度在18%-28%之间[1]
  2. 睡姿:仰卧是常见的睡姿,但是仰卧会使舌头与软腭下坠,阻塞呼吸道,引起打鼾。打呼噜的朋友可以试试侧卧睡觉哦~
  3. 肥胖:一项基于51万中国成年人(30岁-79岁)的研究显示,男、女肥胖人群中打鼾率分别高达52.25%和34.2%[2]。这主要是因为,肥胖患者颈部堆积了过多的脂肪,上气道周围的脂肪堆积,会使气道变狭窄,阻力增加,从而出现打呼噜的现象。
  4. 年龄:儿童及青少年中虽有打呼噜者,但比率较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男性35岁以后,女性更年期之后,打呼噜的发生率会更高。这与老年人颈部肌肉松弛,夜间睡眠中慢波睡眠减少等因素有关。
  5. 鼻咽异常:患有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粘膜充血肥厚、慢性鼻炎或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悬雍垂肥大,软腭肥大低垂,舌体肥大等人群打呼噜的风险更高。
  6. 其他因素:吸烟、喝酒、鼻炎不畅通等也会提升打呼噜的概率哦~

其实,偶尔或者轻微的呼噜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但是长期打呼噜者或是打呼噜严重的人,往往会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如果一个人晚上睡7个小时,这7小时中呼吸暂停超过了30次,每次暂停超过10秒钟,就是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呼吸暂停的病症。患者在睡眠时,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导致气流受限或完全停止,从而引发低氧血症。

气道塌陷达到一定时间,将造成机体血液中氧含量下降。大脑感受到缺氧,就会发出指令恢复呼吸,这一方面使上气道开放、恢复气流;但另一方面,过强的呼吸努力会导致短暂觉醒(RERA,即呼吸努力相关的微觉醒)、胸腔内压力剧烈波动、交感神经兴奋等,最终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此外,微觉醒使患者睡眠中断,深睡眠减少,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白天嗜睡、警觉性下降、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焦虑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呼吸暂停导致的供氧不足,还可以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睡眠呼吸暂停出现在睡眠1、2期及快速动眼期(REM)。同时严重的低氧亦发生在快速动眼期,因此部分患者猝死常发生于此期。

全球大约有1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或轻微或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天约有3000人睡着睡着就窒息而死。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以夜间用手机录下打呼噜的声音,仔细听打呼噜声音,会发现有些呼噜声中间有一小段儿是没声音的,然后突然长出一口气,这一小段儿就是呼吸停止的时间。

回答作者:心内科阳地黄

你有过他人“鼾声如雷”,自己无法入睡的经历吗?又或者,自己“鼾声如雷”,遭到别人抱怨?其实,严重的打呼噜是一种病。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睡觉不会打呼噜,或者打呼噜时间很少。打呼噜主要原因是:上呼吸道存在狭窄问题,然后阻塞了气流,出现打呼噜。

导致上呼吸道狭窄,引起打呼噜的主要原因:

1. 鼻塞、鼻腔通气不佳:主要见于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患者。

2. 口咽部狭窄:主要见于扁桃体肥大、舌根肥厚、软腭低垂等患者。

3. 肥胖人群。

4. 中老年人群:入睡后上呼吸道肌肉过度松弛,现舌根后缀、上呼吸道塌陷。

5. 颌面部发育不良:小下颌等。

有部分患者是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如肥胖的人伴有扁桃体肥大。

打呼噜是否判断为疾病,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大部分人偶尔会出现夜间睡眠打呼噜,尤其是劳累后入睡时发生。这部分人夜间不会出现低通气、缺氧、憋气甚至是呼吸暂停的症状。我们称这类打呼噜为单纯打鼾,不属于疾病的范畴。

然而,有部分人夜间睡眠打鼾时出现低通气、缺氧、憋气甚至是呼吸暂停的症状。我们称这类打呼噜为“恶性打鼾”,这部分患者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部分人往往会出现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工作能力下降等表现。

回答作者:知足

看到个问题,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拜登此前披露的体检报告,当时,拜登的保健医生凯文·奥康纳认为:

拜登依然“健康”和“精力充沛”,并且“适合履行总统职责”。

但拜登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却与医生的判断并不相符,就比如著名的“与空气握手”:

这可能提示拜登的认知功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再比如拜登体检报告中所显示的: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这两种疾病其实都与拜登所患上的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拜登的医疗团队也是终于反应过来了,体检了一大圈,这回才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么,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

睡眠过程中由于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或呼吸中枢驱动降低导致的自主呼吸的暂时停止。

根基拜登的体检报告显示,拜登的上呼吸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梗阻。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拜登的睡眠呼吸暂停是中枢性的睡眠呼吸暂停,通俗的说,就是驱动我们呼吸的马达不工作了。

具体的临床表现就是本来呼噜打得挺响的,但是突然间没声了,过了很长时间,才又恢复呼噜。

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由于睡眠中反反复复地发生呼吸暂停,我们可以想见,这势必会造成慢性的间歇性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这两点就是睡眠呼吸暂停造成身体损伤的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这种身体损伤是全身性的。

首先,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我们睡眠质量下降,造成白天嗜睡,植物功能紊乱以及认知功能下降。

心血管系统是睡眠呼吸暂停受累最为明显的靶器官,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则能够引起难治性的高血压、冠心病、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以及心源性猝死。

此外,睡眠呼吸暂停还可以引起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性功能障碍的多种疾病。

具有哪些特征的人群应重点筛查睡眠呼吸暂停?如何筛查?

罹患下列疾病的患者应重点筛查睡眠呼吸暂停:

(1)难治性高血压或血压昼
夜节律为非构型,或反杓型;(2)夜间心绞
痛;(3)夜间顽固性严重、 复杂、 难以纠正
的心律失常,以缓慢心律失常或快慢交替性
心律失常为主;(4)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
竭;(5)胰岛素抵抗、 难以控制的糖尿病。

具有如下特征的患者应重点筛查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 颈粗短、 鼻中隔偏曲、 鼻甲肥大、 鼻息肉、 扁桃体肿大、 舌体肥大、 舌根后坠、 悬雍垂过长、 过粗、 咽腔狭窄、 小颌畸形及下领后缩。

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方法:

去往正规医疗机构的耳鼻喉科(有的医院是呼吸内科,有的医院是神经内科,有的医院是心血管内科)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如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

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改变生活方式:除其他治疗方法外,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还应该减轻体重。 酒精和镇静药可能加重上气道的塌陷趋势,应该避免服用。

2、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使用广泛,特别有利于中重度患者。 睡眠时佩戴一个与呼吸机相连的鼻面罩,由呼吸机产生的强制气流增加上呼吸道内压力,使上气道始终保持开放,应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自动调整输送的压力,合并 COPD 者可选用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PAP)。

3、口腔矫正器:对轻度的 OSA 患者疗效好,使用塑料的口腔矫正器,使下颌骨或舌体向前上方提起,增加咽部横截面积,增加呼吸气流量,这种方法应用简便、 经济,在我国尤其值得推广,但是对中重度患者疗效欠佳。

4、手术:外科手术对上气道阻塞的病例疗效好,手术包括摘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目前常用的手术为 UPPP 及改良术式)、 鼻息肉切除、 正畸术和颌面部手术等。

5、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严格科学控制饮食,减轻胰岛素负担,提倡各种有益的运动,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及有效减少合并症。

参考文献

[1]贾薇薇. 心血管病患者应筛查睡眠呼吸暂停[N]. 医师报,2022-07-14(B01). DOI:10.44211/n.cnki.nysbz.2022.000387.

[2]朱心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黄晔磊,耿庆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02):163-166.

回答作者:

睡觉打呼噜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质量,打呼噜可能会让我们的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另外,打呼噜还有一种可能是它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标志,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这种病的存在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病症,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健康遭受危害。

如果有睡觉打呼噜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去改善我们打呼噜的现象。就比如我们可以减少吸烟,喝酒,我们平时还可以多健健身,多做运动,以及我们变换一下我们的睡姿。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