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七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更利于长寿,如何看待这一结论?还有哪些习惯利于养生?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一两风呀

七小时睡眠相对来说太准确了。因人而异。

对于婴幼儿来说,孩子们睡的多,一天当中分多个时间段,可以睡16~20小时

儿童和青少年也正是长身体,消耗快的年纪。需要8~12小时

成年人因为工作 家庭孩子,相对睡的少了些,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肺的情况下,一般需要7~9小时

老年人相对来说真的是睡得少了。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自己就醒了。老人的身体功能下降,一般6~8个小时。

这个当然还得是根据个人情况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每天感觉疲劳、困倦,或者睡眠时间过长、过短,就需要适当调整睡眠时间,以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良好。

就像我个人来说,成年人我每天差不多睡6~7个小时,再睡也睡不着了

回答作者:灵魂世界

谢邀,研究里面的适度可以理解为平衡,包含但不限于物质与心理的平衡

物质方面,比如饮食,吃的过少不能满足工作生活的需求强度,吃的过多超过了身体代谢的能力;心理方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哪些习惯利于养生,试试站桩吧

我每天站桩15分钟能有作用吗?

回答作者:营养师Bruce

7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更利于长寿,这些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证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主流的健康理念。

那么为什么七小时睡眠和吃饭八分饱更利于长寿,这涉及到我们身体的生理机制和健康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看到7小时睡眠的益处

(1)身体修复与恢复:睡眠期间,我们的身体会进行细胞修复,分泌生长激素,这对于维持肌肉组织和其他关键组织的健康至关重要。

(2)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适量的睡眠对于大脑功能至关重要,包括记忆巩固、情绪稳定及决策能力。

(3)避免过度睡眠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长时间睡眠(通常超过8小时)可能与慢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如心脏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

其次看到吃饭八分饱的益处

吃到八分饱意味着避免过度饱腹,具体好处包括:

(1)增加寿命:研究表明,轻度的热量限制(不至于营养不良)可以延长生命并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2)提高新陈代谢效率:不完全填满胃可以让消化系统更有效地工作,减少消化负担,从而促进更高效的能量使用。

(3)激活保护性生理途径:适度的饮食限制被发现可以激活多种保护性生理途径,如提高细胞对压力的抵抗力,减少炎症。

实用建议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都不相同,因此这些一般性建议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度调整。例如,一些人可能因为遗传、健康状况或生活习惯的不同,需要更长或更短的睡眠时间,或者在饮食方面有特殊的需求。

日常可以

**定期监测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追踪器或日记来监控自己的睡眠模式,确保睡眠质量和时长的最优化。

- **适量饮食**:采用小份餐食法,避免大量进食导致的消化系统负担。注意观察饱腹感,学会在达到七至八分饱时停止进食。


除了均衡的饮食、科学运动、适当的压力管理,以下是一些可能被忽视,但实际上对维持良好身体和心理状态非常有帮助的习惯:

1. 适当的日照,减少蓝光暴露

适当的日照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在晚上,减少蓝光(来自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光)的暴露可以帮助避免睡眠周期被打乱。

2. 自然接触

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如在公园散步、园艺或仅是在户外花几分钟时间,可以减轻压力、改善心情,甚至提升认知功能。

3. 适当断食

间歇性断食不仅能够帮助体重管理,还有助于改善血糖调节、降低炎症水平和增强心脏健康。

这种饮食模式强调在特定的时间窗口内进食,其余时间则避免摄入任何卡路里。

4. 定期进行认知活动

如阅读、解谜或学习新技能,可以帮助保持大脑健康,降低认知退化的风险。

5. 呼吸练习

深呼吸练习,特别是那些增强膈肌运动的练习,可以改善身体的氧气利用率,减少压力和焦虑。例如,4-7-8呼吸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技巧。

6. 站立和活动提醒

对于长时间坐着的人来说,设置定时提醒进行简短的站立或活动,可以减少长期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将这些细节性的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但一旦形成,它们就会成为推动我们向更健康生活方式迈进的强大力量。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