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显示,特定情况下,赖床 30 分钟可能会让人变聪明,如何看待这一研究结果?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儿科健康科普馆

需要理性看待,避免过度解读或夸大其效果。


“变聪明”并非提高智商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两组实验,分析了赖床对个体睡眠、认知、皮质醇及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于《睡眠研究杂志》。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变聪明”并非指赖床能够直接提高智商,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赖床30分钟有助于改善个体的认知表现和情绪状态。

研究指出,已经养成赖床习惯的人会受到“睡眠惯性”的影响,在刚醒来时认知能力下降,情绪不佳。但这种由“睡眠惯性”引起的不良影响通常在醒来 40 分钟后自然消散

但如果在闹钟首次响起后选择再额外睡上 30 分钟,就可以直接抵消 “睡眠惯性”,在醒来时就马上拥有敏捷的头脑和好的精神状态。

这么看来,额外再睡30分钟实际上还能“节约”10分钟

赖床效果类似于午休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额外的 30 分钟的赖床是候真的在补觉,同时又不会睡得太沉,能保证被再次唤醒的时候神清气爽,其效果与午休颇为相似


辩证看待,避免过度解读

其实,影响睡眠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因素很多,如饮食、运动、压力等都会对人的睡眠和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改善睡眠质量的九个小技巧:保持卧室温度清爽宜人、保持黑暗无光、屏蔽噪音、消除电视影响、把电子产品请出卧室、选择合适的床品、保持卧室整洁、确保床垫舒适、及时更换枕头。

因此,需要辩证看待赖床行为,切勿被该某些媒体的所误导

如果想追求更好的睡眠质量和认知能力,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非仅仅依赖赖床这一单一行为

@知乎健康

回答作者:路汀

这篇文章的实验其实很简单,能发4分多的SCI,而且还能上热搜,估计不少生物狗要羡慕哭了。

这个研究就做了两组实验:

1、召集了 1732 个志愿者,然后采访他们有没有闹钟响了之后睡回笼觉(赖床)的习惯,总结爱睡回笼觉的人有哪些特征;

2、找到31 个习惯性赖床的志愿者,他们在睡眠实验室里待了两晚,其中一个早晨他们被允许赖 30 分钟的床,另一个早晨他们则必须在闹钟响起时立刻起床。然后测定他们睡眠、认知、皮质醇及情绪的波动。

第一组实验叫调查实验,人数挺多的,但这种调查实验是靠被调查者自己来说,当然研究者可能会给出一些选项来提示,但实话说可靠性不高,因为很多人的描述并不一定准确。

第二组实验有31人。在睡眠实验室睡两个晚上,第一天算是对照组,第二天是实验组。咱先不说这个对照有没有说服力,因为人在不同时间的睡眠状态会因为工作,饮食和作息等等受到影响。比如有的时候累了睡得死一些,有的时候心情烦躁,睡得就浅一些。

所以,这样的实验结果能有啥分析意义,大家看看图个乐呵就行,能上热搜估计也是月底快到了,编辑们的KPI还没完成,所以随便找了个文章的研究内容来推。至于为什么能发在SCI杂志上,看看版面费就能理解了。

参考

Sundelin, T., Landry, S., & Axelsson, J. (2023). Is snoozing losing? Why intermittent morning alarms are used and how they affect sleep, cognition, cortisol, and mood.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e14054.

回答作者:中医健康科普

对于此,我只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不是说赖床30分钟就更好,而是说被闹钟吵醒以后,不要马上起床,可以在床上静躺一下,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一、为什么需要“赖床”一会儿?

1、醒来后的身体处于一种易损状态。

我们在睡眠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睡眠周期,包括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如果我们在醒来阶段迅速起床,身体可能会在过渡阶段出现不适感,如头晕和乏力。此时让身体逐渐适应清醒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2、当我们醒来后,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也需要逐渐恢复。

在睡眠期间,身体的代谢速度减缓,血液流动也较为缓慢。然而,当我们从躺卧状态转换为直立行走时,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需要适应这个变化。如果我们过快地起床,可能会导致血压骤升或短暂性低血压,从而引发头晕、眩晕的症状。

3、醒来后我们的身体肌肉可能会处于紧张状态。

特别是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人,如长时间久坐或躺卧睡觉的人群,他们的肌肉容易出现僵硬和不适。为了避免突然起床时造成肌肉拉伤或扭伤,我们应该给身体一些时间,逐步放松肌肉,使它们适应重新活动的状态。

因此,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在睡觉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

二、起床时最好怎么做?

1. 慢慢地伸展身体:尽量悠然地伸展双臂和双腿,缓解肌肉紧张状态。

2. 轻轻转换体位:从侧卧或仰卧的状态慢慢转身至坐起姿势,避免过于迅速的改变身体姿势。

3. 坐一会儿或者躺一会再起床: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适应清醒状态,坐在床边或先踏上地面,然后再站立。

4. 喝一杯温水:起床以后,喝一杯温水有助于激活身体排毒和新陈代谢功能。

回答作者:驴夫人

什么是“特定情况下”?

多睡30分钟就更聪明?

反正我是不大信,哈哈,

最后一句“...赖床30分钟,状态真的会更好!”

只能说明:本来就没睡醒...

睡不醒,有“起床气”是真的,大人也有,反正我有,就是那种莫名的不舒服,脾气也确实会有点差~

睡得正香,别叫我!啊哈哈哈


声明⚠️文字驴夫人原创,2张图片ai辅助生成

回答作者:凝望

赖床30分钟可能会让人变聪明,这的确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谁不想变得聪明一点呢,而且这个变聪明还不需要多少技巧,赖床就行了。但这个简单的行为在目前的中国,除了3岁以下的儿童还有60岁以上的老人,能有条件赖床的还真不多。上学的孩子,每天睁不开眼就被爸妈从被窝里挖出来,尤其初中高中的孩子,住校不住校的基本都是早上六点左右起床,甚至更早,而这些孩子,晚上写作业就要写到半夜,所以早上赖床,几乎不可能,周末或节假日,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上班的人除了周末或节假日,其他时间早上都是匆匆忙忙的,更没有赖床的机会了。所以,看来大家都没有变聪明的机会了。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www.zhumianla.com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