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发现自己在白天工作或学习时频频打盹,甚至一坐下就昏昏欲睡,但一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反而精神百倍、辗转反侧。这种“白天嗜睡、夜间失眠”的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暗示身体存在潜在的睡眠节律问题。本文将为你解析原因并提供实用的改善建议。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即使前一晚没睡好,也应坚持按时起床。
如需午睡,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并避免在下午3点之后小睡。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凉爽;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尝试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放松。
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饮品应在下午2点前饮用;酒精虽有镇静作用,但会破坏深度睡眠。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
如果上述方法坚持4–6周仍无改善,或伴随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白天严重嗜睡等症状,建议咨询睡眠专科医生,排查是否存在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或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等疾病。
调整睡眠并非一蹴而就,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的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重建你的睡眠节律,让夜晚真正成为休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