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熬夜熬过12点,反而会越来越清醒?

发布于: 2025年9月20日 分类: 助眠资讯

回答作者:柯学睡眠

谢邀!

第一种原因可能是生物钟的原因,我们人体一般的生物钟最适宜的睡眠时间,是晚上十点到十点半左右,不要超过11点,超过了这个时间点大脑又会重新开始兴奋而导致入睡困难。大脑的下丘脑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以及激素水平的波动变化,12点之后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达到最高值,所以大脑又重新开始兴奋出现失眠的现象。

第二种可能是你心里的暗示,认为12点没睡就睡不着了,当你相信这个说法后看到时间过了12点,就会焦虑,身体跟着起反应也会真的睡不着了。建议睡前不要看时间。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存在神经衰弱。如果你在睡觉时对任何轻微的声音都感到非常不适或者难以入睡,平时性格比较敏感、对稍大一点动静就有比较大的反应,有可能是神经衰弱的情况,建议到医院检查确认下。

早睡早起作息的确很重要,发现这个问题更加要重视。祝你每天都有好睡眠!

回答作者:悦小辰睡眠宝

好像熬的夜越晚,会更精神,思路也更清晰?!事实确实如此,不是你熬夜熬得懵圈出现的幻觉!过了睡觉的时间点,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加,让人保持精神。

多巴胺最拿手的就是拿捏你的情绪。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专门给你传递开心愉悦的信息,包括让你在熬夜中保持清醒,也是它在给你开buff。而当多巴胺严重不足时,则会让你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的会出现手脚颤抖或导致帕金森氏症。

研究发现,被剥夺了睡眠后大脑中的多巴胺会变得更加活跃,浓度水平直线上升。所以熬夜越晚,精神越high。

连续熬夜会让多巴胺在白天的浓度降低,也就导致了我们白天萎靡不振,哈欠连连。有研究表明:缺乏睡眠的人认知能力是会受损的,与熬夜的时长成正比。而且熬夜会增加猝死和患癌的风险

即使是只熬夜一次给身体带来的损伤是补不回来且不可逆的!

回答作者:创作者夏日

熬夜后第二天,尤其是上午比较兴奋是有科学依据的,简单来说,第一天大脑会先分泌多巴胺来刺激你,给你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及兴奋感。但如果长期熬夜一定会有危害的。具体原理如下: 一. 为什么熬夜后会精神亢奋? 假设我们一个晚上没睡觉,我们并不会变得精神萎靡,反而会很精神,就算自己想要补觉也很难入睡。不仅是这样,还会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我们的笑点会变得很低,很容易感到开心快乐,会莫名其妙的感到幸福满足。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由于整夜未眠,我们的生理和精神都处于疲劳状态,这个时候大脑作为“主帅”就会发现自己的“军队”需要“粮食和武装补给”。为了缓解疲劳,提供给身体额外的能量和动力,大脑就会刺激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分泌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这个东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前几年特别流行的一句话--“爱情其实就是多巴胺的分泌”。没错,多巴胺是一种会让我们感到愉悦快乐的神经递质,它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能量、积极性以及性欲(咳咳,大家请自行脑补)。从原始需求的角度来说,这种机制可以帮助生物在被迫熬夜后,也可以保持觅食、战斗等生存能力。如今,这种机制可以让我们在一夜临时抱佛脚后有精神考试

回答作者:元宿six

熬夜时,通常会经历一个“第二昼”现象,即过了晚上的某个时间点后,人体会感觉更清醒、精力更充沛。这背后涉及到人体生物钟(或称作昼夜节律)和一些神经递质的影响,以下是几点解释:

1. 生物钟的调整:人的生物钟是根据大约24小时的周期来调整身体机能的,包括睡眠和清醒周期。熬夜可能会对这个周期造成一定的干扰,使身体在晚上的某个时间点尝试调整自己的清醒状态。

2. 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是一种与清醒和应激反应有关的激素。随着夜晚时间的推移,皮质醇的分泌可能会增加,从而使你感觉更清醒。

3. 神经递质的影响:随着夜晚的深入,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也可能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清醒感和精力水平有关。

4. 心理因素: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熬夜完成某项任务,你的大脑可能会因为这种“紧迫感”而保持更清醒的状态。

5. 光照影响:晚上长时间暴露于亮光(例如电脑或手机屏幕)也可能影响到你的昼夜节律,使得你在深夜感觉更清醒。

然而,虽然你可能会感到清醒,但长时间的熬夜仍然对身体有害。它不仅可以干扰你的昼夜节律,还可能影响到你第二天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甚至对长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尽量避免熬夜,并确保获得足够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回答作者:

作为一名五天就一轮值班的小医僧,真的深刻理解「熬夜」这道题。有时候不是不想睡,而是不得不清醒。

影响的因素因人而异,但是如果结合科学来说具体有以下几点。

月亮不睡我不睡,导致清醒的主要因素就这两点

咱们入睡时间逐渐变的越来越晚,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月亮不睡我不睡,熬夜我排第一位。相信熬过夜的朋友都会有体会,有时候错过了睡觉时间,好像还越来越精神了(上面的漫画仿佛在我家装了摄像头似的)。其实不仅有生理因素影响还有很多非生理因素,具体总结如下:

太长不看版

◎不易察觉的生理因素,正在影响你的睡眠节律

首先从身体出发,昼夜节律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能让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并调节生理活动,而睡眠的发生就受到昼夜节律调控。精细的调控使睡眠觉醒有规律的交替转换,以确保机体获得适当的休息,恢复能量供给。当这一节律发生紊乱时,机体将启动另一稳态机制进行调节,比如长时间的觉醒,会导致随后的睡眠加长加深,以确保机体的恢复。

◎被熬夜干扰的生物钟

不管是单细胞生物还是人类,所有的生物几乎都有昼夜节律时钟,也就是生物钟,它调控睡眠-觉醒周期,熬夜可能干扰这一周期,导致睡眠-觉醒节律紊乱,产生在深夜更为清醒的状态,生物钟中枢位于下丘脑视上核,目前已发现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生物钟基因,包括 Clock、Bmal1、Cry、Per 等基因[1]

内源性代谢物会介导睡眠调节的改变,简单的说,就是能量太多没被消耗,就会睡不着。觉醒时脑内代谢率高,代谢产物水平升高,随着觉醒持续时间的延长,代谢产物逐渐累积,达到临界水平时,抑制觉醒神经元,促进觉醒向睡眠的转换,启动睡眠。而代谢产物对觉醒神经元的抑制,同时导致了自身生成率降低,致使其水平逐渐恢复至基础水平,解除对觉醒神经元的抑制,促进觉醒的发生。

因此,当代谢产物在细胞水平的稳态平衡,影响了动物整体水平的行为表现,是启动睡眠的主要因素,其中腺苷(ATP的代谢产物)是公认的睡眠调节因子[2],我们喝咖啡之所以能提神也和这钟物质有关。在熬夜时,大脑是不断消耗能量的,能量代谢产物腺苷的累积可看作是大脑能量消耗增多的信号,如果白天休息太多(午觉或者没怎么活动)、喝了咖啡都会缓解内源性代谢物的积累。

◎光线、工作习惯等都在影响我们的体液-神经调节

我们的身体活动时刻表,会和外界的光线信号保持一致,光照是决定节律的重要因素,这里也包括手机屏幕的蓝光。机体激素水平随着光照而变化,夜晚身体会开始分泌褪黑素来帮助入睡,至次日早上褪黑素停止分泌,皮质醇水平升高,身体逐渐清醒。而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的患者长时间晚睡晚起,使得睡眠-觉醒的正常周期被严重破坏,也严重影响了生活节奏。

实验室强制性的昼夜节律去同步化或睡眠剥夺,以及真实的倒班经历,都会引起体内激素、代谢产物、细胞因子等的改变[3]。2012年,一篇发表在《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杂志的文章,通过对检出与未检出倒班相关睡眠障碍(SWSD)的夜班工人进行暗光启动褪黑素分泌(DLMO;该指标为昼夜节律的时相标记,与失眠程度显著相关)的时间的对比,发现分泌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SWSD组的DLMO时间为20:42±2.21 h,对照组则为凌晨04:42±3.25 h,可见SWSD工人与正常人的节律时相相仿,他们的内源性生物钟没能适应夜班的作息安排,而未检出SWSD工人的昼夜节律有明显的生理性延迟,这类人能更好地适应夜班造成的应激[4]

因此,长时间熬夜可能減少深度睡眠,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习惯后,体内的适应机制可能让人感到短暂的清醒。

又累又精神的感觉,熬夜也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在某某决赛直播前夜、在深夜的酒吧,想必很多人都体验过那种又累又精神的感觉。多巴胺是重要的神经递质,过直接刺激大脑多巴胺通路,许多动物都会感受到愉悦,且愿意为了得到愉悦感做事,因此多巴胺与学习、行为增强、整合感觉-动作关系密切相关,带给我们快感和满足感。2023年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团队通过对急性睡眠剥夺的小鼠进行的研究发现[5],被剥夺了睡眠的小鼠变得有点亢奋,开始变现得过度活跃,通过检测,小鼠核团、前扣带皮层和下丘脑区域的多巴胺释放显著增加,突触可塑性也增强了,证明了短暂的睡眠剥夺可引起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广泛调节。因此一熬夜,体内的多巴胺浓度就会上升,也给机体带来了短暂的清醒。

此外,熬夜还会减少瘦素分泌,增加促食欲因子分泌,加重饥饿感,提高食欲,尤其偏好高热量的食物,这也是熬夜熬着熬着就饿了的原因[6]

2. 非生理因素:当熬夜的自由变成习惯的拖延

很多人熬夜,就是想通过延长夜生活弥补白天无法获得的私人空间,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睡眠拖延症,自控能力不足是睡眠拖延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研究显示,白天拒绝过更多诱惑的人更倾向于在睡前放纵自己,从而推迟睡眠[7]。换句话说,紧张的白天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自控资源,到了晚上自控资源就相对匮乏,不足以支撑自己去抵制刷手机、玩电脑的诱惑,进而推迟入睡时间,产生了睡眠拖延。

此外总有人以为熬夜会让人犯困,但这可得根据做的事。实际上熬夜中更安静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也有助于感觉更为清醒,如果此时专注的是令人兴奋的事如游戏、刷剧等,反而产生了阻碍睡眠的作用,相关的生理变化就如前文所述。

3. 那么,如何尽快入睡?

多拉a梦中的大雄可谓是秒睡界的种子选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能秒睡吗?

还真有可能。那么如何才能尽快入睡呢?

保证舒适非常重要。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比如发表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杂志上的研究显示[8],睡前1-2小时之内,洗个水温在40-42℃之间的热水澡能改善睡眠质量和效率,人体温度的循环变化引导着睡眠周期,改变温度是实现快速入睡和高效睡眠的重要因素。洗澡的水温高于体温,血液循环就会加快,刚好顺应了生物钟规律;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表明[9],盖重被子(6-8千克)睡觉,能在4周之内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有效程度59.4%),一年内失眠改善有效率高达92%。快速入睡tips总结如下:

写在最后,早点睡,别熬夜玩手机,对手机不好。

相关推荐精选ASMR
发表评论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表情包

你还可以输入 270 个字符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 © 2025助眠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humianla.com
登录